一张“绿卡”带来的变化

傍晚,福建南安市贵峰村王赎回的农家小院俨然成了“文化小院”,村民邻居在这里读书看报、吟诗赋对、休闲娱乐。爱下棋的王继慎乐呵呵地告诉记者:“有了‘文化低保’真不错!现在,每天我都要来这里‘杀’两盘才过瘾哩。”“文化低保”这桩新鲜事,是今年以来,南安市实施的一项针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文化扶持工程。凡

被列为“文化低保”对象的村民,只要凭一张“文化绿卡”,就可在所在乡镇的文化娱乐场所免费参加文化活动。目前,全市已有76个村列入“文化低保村”,1792人列入“文化低保对象”。

农民有了“文化绿卡”

作为沿海省份的经济强县(市),早在三年前,南安市就对年人均收入低于1200元的农村低保户实现了应保尽保。如今,先行一步的南安又将目光投向保障农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方面。有关部门深入农村基层调研,发现当前部分农户由于经济条件限制,缺少最基本的文化读物、视听设备,不能参加最基本的文化娱乐活动;也有部分先富起来的农民,不愿或不善于追求高品位的文化生活,成为当今农村的文化弱势群体。

奔上“经济小康”的新农村,也应让人人享有“文化小康”。从今年3月开始,南安在福建省率先实施对农村弱势群体进行文化扶持的“文化低保”工程,农民工、残疾人、五老人员、五保户、特困户、计生“二女户”、外来人员等,只要申请都有机会成为“文化低保对象”,享受基本的文化权利。市里向他们发放“文化绿卡”,可持卡免费到乡镇文化活动场所参加文化活动。

刘黎明是官桥镇塘上村的外来务工人员,三个月前,他领到了自己的“文化绿卡”。“以前,除了打工就是睡觉,其他时间都无所事事。现在可好了,可以到镇里的图书馆里看书、到电脑室上网、到电影院看电影,整个人都充实起来了。”小刘告诉记者,他现在正在镇里的夜校学习蘑菇种植技术,将来要回老家当个种植大户。

文化帮扶贵在“实”

让低保对象得到真真正正的帮扶,享受到实实在在的文化权益,是“文化低保”的意义和真谛所在。为此,南安市通过建文化、送文化、种文化、养文化等渠道,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文化权益。

对“文化低保村”,南安市重点为村里建设“四室一栏”,即一间书报刊阅览室(配备有1台可上网电脑和1台电视、15种报刊、1000册以上的藏书)、棋艺牌室、乒乓球室、科普活动室和一块宣传栏。其中科普活动室定期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或授课。

对“文化低保”对象,除了发放“文化绿卡”,南安市还积极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向低保对象送书送戏、送知识送科技、送视听设备,并免费对他们进行技能和技巧培训,确保他们至少有1份常年性文化读物或1件视听设备,至少掌握1门实用技术。同时组织“农村文化低保影院”进村,每年至少2次为低保对象放映影片。

“文化低保”带动“文化小康”

如今,南安市的“文化低保”工程与新农村建设和乡土文化挖掘紧密结合在一起,各地纷纷开展形式多样、富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引导文化低保对象积极参与。往日的“文化弱势群体”成了今天新农村文化的创建者。

柳城街道象山村有数百位老人,以前他们往往蜗居在家,与文化活动“绝缘”。如今,村里组织老年人协会,成立南音队、妇女腰鼓队和奶奶礼鼓队等文艺演出队伍,文化的滋润使得“老树发了新枝”;在石井菊江村,高甲戏剧队、轻音乐队和妇女小戏团等文艺演出队全部走向市场,一遇上节庆或红白事,外出服务活动就应接不暇,既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又增强了农村文化的“造血功能”;官桥镇塘上村挖掘出民间艺术瑰宝“杖头木偶戏”,并把它送进校园。

此外,各地还巧妙嫁接民俗,举办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英都镇“拔拔灯”、诗山镇“凤山文化节”、洪濑镇“民俗踩街”、竞丰村“农民运动会”等都在远近打出了品牌。一地一色、一村一品的群众文化活动让广大农民过上了“文化小康”。

“在三年时间里,我们要把‘文化低保’创建活动覆盖到全市416个行政村,拓展文化服务范围,使和谐文化在农村、在基层真正扎根。”南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丽清如是说。

关键词:一张绿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