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批捕能取保候审吗,批捕和逮捕的区别是什么
被批捕能取保候审吗?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
《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
第八十三条 人民检察院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犯罪嫌疑人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取保候审的。
批捕和逮捕的区别是什么?
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是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害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批捕,是指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已经对案件进行侦查,报经检察机关批准对犯罪嫌疑人进行逮捕。当公安机关对刑事案件进行侦查后,应该将案件移送检察机关,检察机关查阅相关材料之后,认为证据充足、犯罪事实清楚的,可以批准对嫌疑人进行逮捕。
二者的区别在于,对于公安机关报请批准逮捕的,在行文时用批准逮捕。检察院对于直接受理的案件,对犯罪嫌疑人逮捕时,行文中使用“决定逮捕”。
批捕的后果是什么?
逮捕是一种强制措施,与案件的结果并无直接关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以下是适用逮捕强制措施的几种常见的情形: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四)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五)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十年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或者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曾经故意犯罪或者身份不明的,应当予以逮捕。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规定,情节严重的,可以予以逮捕。
刑事案件没有批捕,只是意味着可能不存在上述情形,不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予以逮捕。与案件后果并无直接关系。
二、被起诉之后,案件会移送到法院,进入审判阶段,可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
第一百八十一条 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第一百九十五条 在被告人最后陈述后,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进行评议,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分别作出以下判决:
(一)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
(二)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无罪的,应当作出无罪判决;
(三)证据不足,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证据不足、指控的犯罪不能成立的无罪判决。
从上述规定可以看出,起诉之后,法院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并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
综上,没有批捕与案件结果并无直接关系(实践中如果没有批捕,一般存在缓刑的可能性),起诉后案件进入审判阶段,法院会根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判决,被告人有可能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