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成为网络犯罪重灾区
英国国家刑事情报局近日公布了年度英国犯罪威胁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国际有组织犯罪集团在从事贩毒、洗钱等传统领域 的犯罪活动之外,他们已把触角伸向了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英国企业已经成为这些有组织犯罪集团锁定的攻击目标。 企业首当其冲 英国国家刑事情报局的
英国“国家刑事情报局”近日公布了年度英国犯罪威胁评估报告。这份报告指出,国际有组织犯罪集团在从事贩毒、洗钱等传统领域
的犯罪活动之外,他们已把触角伸向了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英国企业已经成为这些有组织犯罪集团锁定的攻击目标。 企业首当其冲 英国“国家刑事情报局”的报告指出,目前国际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业务经营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之前人们习以为常的贩毒、洗钱和人口贩卖等领域拓展到各类互联网犯罪,而英国企业已经成为这些网络犯罪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报告对英国国内的203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83%的企业曾遭受过网络犯罪的侵害,其财产损失共计1.95亿英镑。这些网络犯罪活动大部分是由犯罪集团和一些网上黑客联手实施的,其作案隐蔽性极强,不易侦破。
英国是目前全球网上金融交易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网上金融业务交易量以及提供网上服务的金融企业数量都处在全球较为领先的位置,这是导致英国企业频频遭遇网络犯罪攻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份报告称,目前全球几个最臭名昭著的网络犯罪团伙都在前苏联地区,此外,北美、远东地区和巴西国内也分布着一些网络犯罪集团。报告称,这些犯罪分子精通各种高科技手段,从网上盗取客户信息,到制造仿冒网页,无一不包。 罪犯手段高超 “国家刑事情报局”在报告中列举了犯罪分子经常使用的几种网上犯罪形式。首先是“特洛伊木马”,这是一种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电脑程序,但犯罪分子可以通过这个程序轻而易举地盗取用户的银行密码、个人身份资料以及其他秘密的个人银行信息。之后,他们便可以探囊取物般轻松地将这些人卡中的钱移走。
另一种犯罪方式被称为“僵尸网络”,这是一个由数百台、甚至上千台被入侵的电脑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受控网络系统,它可以在犯罪分子和黑客的指挥下进行传播病毒、发送带有恶意程序的电子邮件以及阻断服务等操作,破坏力极大。一项相关调查显示,这种网上犯罪形式的发案率在半年时间内就增长了140%。
此外,报告指出,一种被称为“网页仿冒”的网上犯罪手法时下也颇为流行。这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子邮件的骗局。犯罪分子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诱使收件人去登陆一个看上去与合法公司的网站几乎一模一样的网页,这个假网页会以“个人资料需要更新”以及“重新核实个人信息”等方式套取用户的银行密码和个人资料信息,使用户蒙受巨大损失。统计显示,2003年11月,这种网络犯罪形式在英国国内仅发案21起,但时隔8个月后,相关的犯罪案件就增长到近2000起。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的犯罪活动之外,他们已把触角伸向了互联网,越来越多的英国企业已经成为这些有组织犯罪集团锁定的攻击目标。 企业首当其冲 英国“国家刑事情报局”的报告指出,目前国际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业务经营范围”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从之前人们习以为常的贩毒、洗钱和人口贩卖等领域拓展到各类互联网犯罪,而英国企业已经成为这些网络犯罪首当其冲的受害者。报告对英国国内的203家企业进行调查后发现,83%的企业曾遭受过网络犯罪的侵害,其财产损失共计1.95亿英镑。这些网络犯罪活动大部分是由犯罪集团和一些网上黑客联手实施的,其作案隐蔽性极强,不易侦破。
英国是目前全球网上金融交易较为发达的国家之一,其网上金融业务交易量以及提供网上服务的金融企业数量都处在全球较为领先的位置,这是导致英国企业频频遭遇网络犯罪攻击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份报告称,目前全球几个最臭名昭著的网络犯罪团伙都在前苏联地区,此外,北美、远东地区和巴西国内也分布着一些网络犯罪集团。报告称,这些犯罪分子精通各种高科技手段,从网上盗取客户信息,到制造仿冒网页,无一不包。 罪犯手段高超 “国家刑事情报局”在报告中列举了犯罪分子经常使用的几种网上犯罪形式。首先是“特洛伊木马”,这是一种看似没有任何问题的电脑程序,但犯罪分子可以通过这个程序轻而易举地盗取用户的银行密码、个人身份资料以及其他秘密的个人银行信息。之后,他们便可以探囊取物般轻松地将这些人卡中的钱移走。
另一种犯罪方式被称为“僵尸网络”,这是一个由数百台、甚至上千台被入侵的电脑组成的一个庞大的受控网络系统,它可以在犯罪分子和黑客的指挥下进行传播病毒、发送带有恶意程序的电子邮件以及阻断服务等操作,破坏力极大。一项相关调查显示,这种网上犯罪形式的发案率在半年时间内就增长了140%。
此外,报告指出,一种被称为“网页仿冒”的网上犯罪手法时下也颇为流行。这是一种新型的基于电子邮件的骗局。犯罪分子发送一封电子邮件,诱使收件人去登陆一个看上去与合法公司的网站几乎一模一样的网页,这个假网页会以“个人资料需要更新”以及“重新核实个人信息”等方式套取用户的银行密码和个人资料信息,使用户蒙受巨大损失。统计显示,2003年11月,这种网络犯罪形式在英国国内仅发案21起,但时隔8个月后,相关的犯罪案件就增长到近2000起。 在本页浏览全文>>(共计2页) 上一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