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清算程序转换的实务问题税务清算程序
清算是一种法律程序,社团注销时,必须进行财产清算。公司清算(qingsuan)程序转换的实务问题
2010-09-26陈海阳律师团队诚信,务实,严谨,高效。
执业领域:企业法律顾问、、外商投资、经济犯罪辩护、诉讼仲裁与非诉讼事务、公司事务、经济合同、企业改制、上市与并购、金融房产、刑事辩护等。
咨询电话:010-65595827
手机:15901380278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若干问题的规定(二)》(文中简称公司法司法解释二),严格规定了公司清算(qingsuan)人的义务与责任,要求清算义务人依法进行清算,并在资不抵债的情况下,依法进入破产程序。随着该司法解释的实施,我国的破产案件将大幅增加。如何有效解决公司清算与破产程序的衔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期以此为题进行探讨。
在公司解散清算向破产程序的转换过程中,涉及的法律问题纷繁复杂,笔者着重探讨两方面的实务问题。
一、公司解散清算向破产清算转换的条件
已经开始解散清算的公司,在满足何种条件时能够转换为破产清算这是公司解散清算与破产清算程序衔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出现解散原因的公司在解散清算程序刚开始时,其确切的资产负债情况一般并不清楚。但在经过财产和债权债务的清理之后,公司资产是否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应可明确。在公司财产超过债务时,解散清算自得顺利进行,而公司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八条及第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即应启动破产清算程序。也就是说,公司资不抵债是公司解散清算向破产清算转换的一般条件。
司法实践中,公司在解散清算进行到一定阶段甚至在财产处理完毕时才发现资产不足抵偿债务的情形经常会发生。尽管从实际价值而言,此时的公司财产不能清偿全部债权,已经符合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是,公司与债权人之间就清偿比例达成和解而清偿全部债务时,是否仍需要按照前述法律规定转向破产清算程序笔者认为,首先,意思自治是民商事法律的基本原则,全部债权人与清算中公司就债权清偿达成的和解,属于债权人处分民事权利的行为,在不涉及他人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情况下,应该认可其效力而不予干涉;其次,不顾当事人自治而强行转向破产清算,只会徒增债务清偿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支出,对于债权人的利益尤为有害;再次,和解协议的成立和履行意味着公司资产足以清偿全部债务,即不存在资不抵债需要进行破产清算的问题。从促进清算效率的角度考量,公司法司法解释二第十七条首次确立了公司强制清算中的协商机制,主张由清算组与债权人达成协议的方式来解决债务清偿问题。因此,解散清算中已经资不抵债的公司与债权人达成债务清偿协议的,应作为免除向破产清算转换的例外。
对于资产负债情况尚未有定论甚至尚在清算债权申报期的公司,债权人能否以其到期债权未受清偿为由,直接提起破产清算申请这一问题也值得认真探讨。
公司解散清算和破产清算关于清理公司债权债务的主要程序和内容是一致的,而公司解散清算程序启动的初衷在于,公司认为应当并且有能力清偿公司全部对外债务。尽管公司法未从正面规定清算中公司应在哪个时点清偿债务,也未明确规定此时公司能否提出迟延履行到期债务的抗辩,但从解散清算的目的以及清算过程中不应进行不公平清偿的法理来看,解散清算中的公司应当有权在一定期间拒绝债权人的偿债主张;并且,在公司解散清算正常实施的情况下,债权人的债权将得到全部满足,没有必要因为个别债权人的要求,而以功能相同但程序更复杂、费用更高的破产清算来代替解散清算。